心理科普 | 12秒效应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639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突发情况情绪失控,容易冲动或做出事后感到后悔的决定。其实,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12秒效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情绪变化的过程,并且在面临情绪波动时更好地掌控自己。

一、什么是“12秒效应”?

“12秒效应”指的是人类面对强烈情绪刺激时的即时反应峰值,通常持续约12秒。在这一短暂的时间内,情绪波动会达到高峰,之后开始逐渐回归平静。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让人愤怒、惊讶、或恐惧的事情时,最强烈的情绪通常会在短短12秒内达到顶点。此后,情绪会逐渐消退,我们的理性会慢慢恢复控制。

二、“12秒效应”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12秒效应”与人类的大脑结构和情绪调节机制密切相关。当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情绪脑(主要包括杏仁核)会快速反应,引发强烈情绪,而理性脑(前额叶皮层)则稍慢一些才参与调节。这导致在情绪峰值的前12秒,情绪脑处于主导地位,我们会有冲动、急躁等情绪反应。然而,理性脑一旦启动,就会帮助我们进行思考和控制,促使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这种情绪波动现象反映了情绪脑与理性脑的时间差。由于情绪脑更快地做出反应,而理性脑则需要一些时间来介入,因此我们在强烈情绪的前几秒内容易被情绪“劫持”,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三、为什么大多数人很难“熬过”这12秒?

尽管情绪高峰通常只有12秒,但大多数人在情绪涌上心头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主要原因如下:

1、情绪意识缺乏:很多人在情绪突然升起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因而在情绪劫持下难以冷静。

2、习惯性反应: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在情绪高涨时立刻反应,而不习惯等理性思考介入。比如,有人习惯性地在愤怒时立即反驳,事后才感到后悔。

3、情绪宣泄需求:在高强度情绪下,我们会有宣泄需求,想通过释放来让情绪缓解。然而,这种宣泄往往会让我们继续陷入情绪的漩涡中。

四、“12秒效应”的应用:如何在情绪高涨时自我控制?

既然12秒效应的存在意味着情绪高峰会自动消退,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自己“熬过”这关键的12秒,从而避免被情绪左右:

1、自我提醒

在情绪刚刚产生时,及时提醒自己“只是短暂的情绪波动,12秒后会恢复平静”。这种自我暗示可以减轻情绪的控制力。

2、深呼吸和身体放松

深呼吸和放松练习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减缓情绪反应。尝试在情绪高峰时深吸一口气,屏住几秒钟,然后缓缓呼出,这样做可以帮助神经系统恢复平衡。

3、转移注意力

在情绪即将失控时,试着将注意力从情绪源头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比如周围环境、当下的声音、或者简单的数数。这种方法有助于情绪逐渐减弱。

4、延迟反应

强迫自己在情绪波动时暂停几秒,避免做出即时反应。可以练习告诉自己“我稍后再回复”或“给自己几秒钟再说”。这种延迟反应可以让理性脑有机会参与判断。

心理咨询预约:18522868098(同微信)。

心理健康问题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