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传,只要在城市里任意一个角落里对着身边路过的小学生轻声哼出这段歌,就能激起他们内心所有的激情,挣脱身边家长的束缚、无视世俗的目光,仿佛不能自控一般坚持和你把这首歌唱到他们的身影在爹妈的强制手段下化为“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为止。
就连我家三岁半的小姑娘也整天唱: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
这群小孩子,怎么就不觉得尴尬呢?
成年后我们,别说当街嘶吼《孤勇者》,就是私底下小小声唱歌被人发现都会尴尬的脚趾扣底,如果还让上台表演,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原地消失。
其实,尴尬、害羞这种情绪和快乐、悲伤等一般的情绪不同,它们需要有自我意识的参与才能产生,是一类非常高级的情绪,被统称为“自我意识情绪”。
在自我意识情绪完全成熟之前,小朋友们的害羞、尴尬、内疚等感受,都还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收放自如。
所以当你看到那些在路边扯着嗓子、抛下爹妈接唱《孤勇者》的小学生已经尴尬到脚趾抠出两室一厅了,小朋友自己却无动于衷。这并不是小学生有意“玩尬的”,对于他们而言,意识到这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其实还很难。
自我意识的不稳定还往往表现为一种不平衡——一方面没羞没臊,另一方面却又容易自我膨胀。
研究发现,同样是自我意识情绪,小学生虽然不太懂害羞和尴尬,却很懂自豪。尤其在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这段时间里,小学生的自豪感迅速成长起来,而尴尬、内疚等情绪则慢得多。
在还不知道为自己的文笔感到羞耻的年纪里,小学生们就写下了太多璃莹殇·樱雪公主殿下的爱情故事和毁天灭地的传奇史诗。曾经对《小时代》爱得死去活来,现在却怎么也理解不了自己。
刚刚熟悉“自豪”这一情绪的他们往往显得自豪感格外“泛滥”,喜欢坚持做那些能让他们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
因此,一个更“中二”的孩子,在小朋友里往往会是那个更受欢迎的角色,也能更快地懂得如何融入社会,其实对他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02
不管是没羞没臊,还是自我感觉良好,所有这些自我意识情绪形成阶段的表现,其实都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在儿童成长中必经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自豪感与自尊感表现得越夸张的儿童,成长后的韧性也会强很多。高自尊帮人缓冲那些负面情绪,保障心理健康。
至于在满足这种自我意识过程中代入各种各样的角色,上演一出又一出拯救世界的内心戏,也就成了小学生对幻想的情有独钟。
江南的《龙族》里,作为班里差生的主角,在老师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被神秘人带走,这个桥段从此也变成了你上课不听讲时候的专属幻想。
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是儿童取悦自己的一种方式,还可以在儿童感到无能为力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情感寄托。
只不过随着大脑发育完善、不断成长,现实和幻想的界限越来越明晰,成年人才慢慢收敛了那些中二的想象。
在内心深处,这份激情可能从未褪去,也不是“戒了你的狂”。只不过是因为有了自己的房间,就索性把扮演天王巨星的戏码全都藏在了浴室里;把仗剑走天涯的角色代入到了电脑游戏里。
更多好文请查看心理咨询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