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它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考虑到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如果人们只是有伤害

2022-07-08 3326 阅读

愤怒与侵犯行为

每个人都有“愤怒”的经验,愤怒常常是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源,人们为什么愤怒?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表明,以下几个因素会使人们愤怒:1、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这是引起愤怒的最常见的原因,心理学家在他的研究中

2022-07-08 1167 阅读

彼得潘综合症

彼得·潘综合症是指成年人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的心态,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患有“彼得·潘综

2022-07-08 1196 阅读

最丑文创”马踏飞燕“凭什么爆火?

看过这么多博物馆文创,终于找到了最丑的。甘肃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马踏飞燕”第一眼看过去:这分明就是恐龙,再给我一百次机会它也是恐龙踩鸡,关马踏飞燕什么事!第二眼看过去:好大的胆子,竟敢歪着嘴嘲笑我,给

2022-07-08 1353 阅读

心理学效应|约翰逊效应

心理学效应|约翰逊效应

有一位名叫约翰逊的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有素,水平稳定,可一到正式比赛就失误连连。心理学家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从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约翰逊效应”。约翰逊效应产生的主要原

2022-07-08 1178 阅读

邮票效应

邮票效应是指如果研究的课题是与人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景相联系,人们推论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为提高。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而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难。邮票效应得自于上个世纪后期进行的两个心理学

2022-07-08 1191 阅读

心理学效应|拥有效应

心理学效应|拥有效应

拥有效应是指当我们拥有一个东西时,我们会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在上面,结果就变成我们更喜欢它。例如,有研究表明,对同一件物品,卖家估价要远高于买家估价,这可以用拥有效应解释,也就是人们倾向于对拥有的东西赋予

2022-07-08 1835 阅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在他们早期对老鼠的研究中显示:工作压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心理学家叶克斯认为压力与业绩的关系不是线性的,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

2022-07-08 3353 阅读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