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类型-政治社会化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听心教育心理网 3245 阅读
公益低价心理咨询,每次100元,需满25岁,每天3个名额,预约咨询:18522868098(同微信)。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律,行使正当权力,承担应尽的义务,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而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经过有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点,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已独特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

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因为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基本的关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社会化了的个人,总是赞成或反对某一种政治制度。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巩周与发展,关系到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培养自己国家的公民,使他们忠于自己的社会制度。在我国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政治社会化,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国家意识或爱国情操的培养是公民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识发展的重要部分。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曾对12000名美国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国家意识依三个连续阶段渐次发展。

1、国家象征期。早期儿童以国旗、国歌或国家领袖为具体的国家象征。儿童对国家的依恋或热爱,表现在尊敏国家象征的言行之中。升国旗、唱国歌与悬挂领袖肖像是培养儿童国家意识的途径。

2、抽象国家观念期。中期儿章以有关国家、政治群体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的根据。儿童通过他们自己或家庭所享有的公民权利、履行的社会责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培养国家意识。

3、国际组织系统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知道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他们所在的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员。国家既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她的忠被也就是对自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角色的忠诚。因此,儿童的爱国观念扩展到自己所在国家在国际中所承担的职责中,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国家中了。

更多心理学知识请多多关注心理学智库

心理咨询师证书报考咨询答疑:18522868098(同微信)

咨询热线

18522868098

微信咨询

18522868098